「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導讀...http://www.nou.edu.tw/~prompt/newclass/276/200717.pdf
社會工作是一種具有藝術化技巧與運用科學化方法助人的一種方法。
由於社會工作助人方法的特性與適應社會工作計畫的評估需求,進行社會工作相關的問題與主題研究便相當具有質性深入探討案主群問題與科學化的運用,作為評估或驗證問題真相的必要,所以,教科書在規劃主要的研究方法架構時即以「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並重為主軸。就讀者的學習角度而言,若本身沒有統計學的概念,但對量化研究有興趣者,請自行參閱坊間統計學的書籍或進一步修習相關課程,將會讓您在研究領域有入寶山的感覺。
若同學沒有統計學相關概念,那麼,變項(variable)與變項測量(見教科書第1、3、5章)、問卷設計(見教科書第5章)、如何登錄資料(見教科書第9章)、資料庫(教科書未列出,請見網路教材第1章)、平均數、標準差(見教科書第10章操作)、相關(見教科書第1、3章)等是比較基本的概念。
本課程是進行社會工作研究或實務評估的重要途徑,可以說終身受用,也是進入社會工作研究所或參加社會工作師、高等考試等必修課程。社會工作研究範圍與方法非常多,同時研究過程(特別以量化研究為然)的細節環環相扣,所採用的測量變項之尺度層次與問卷的變項內容有關,而經問卷測量登錄的資料結構特性又與採用的統計方法有關,所以進行研讀時,應特別依次收看本校網路媒體所錄製之教學節目,將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會工作研究基本分為「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兩大類。教科書限於篇幅只列觀察研究法、訪談法、民族誌法、紮根理論法、調查研究方法等5種主要社會工作方法。其中,除調查研究方法屬於量化研究方法之一種,其餘均較傾向於質性研究。量化研究是以數據的資料為基礎來描述事件,或將兩種(含)以上的事件建立關係的研究,也就是一般所謂實證研究。社會工作的量化研究過程可分研究問題、研究目的、設定研究範圍、建立研究架構、設定命題與假設及相關、系統觀察與資料蒐集、假設檢定(資料處理與分析)、設定理論、解釋研究結果、提出研究報告等(參考教科書第1、3、5至11章)。質性研究源自於人類學家進行田野研究以觀察受試者的日常生活,採用文字為資料,描述人類經驗或行為(現象)的研究,也是普遍以描述受研究者的書面資料、所說的話,或是可以觀察到的行為進行分析,也就是從受研究者的角度來進一步瞭解其世界的研究。質性研究就研究設計而言共約20種方法,教科書限於篇幅,只列有紮根理論、結構性訪談、資料消減法、故事敘述法、內容分析與評估及現象學等(見教科書第1、4、12至14章)。就研究實務而言,由於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各有其優、缺點,所以,很多研究慢慢有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合併進行的趨勢。至於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差異如下表:
[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差異]
差異項目................量化研究.................................................質性研究
哲學基礎................演繹、化繁為簡.....................................歸納、整體主義(holist)
目的........................檢驗預設的假設.....................................探索複雜的人類議題
研究計畫................逐步進行、預先決定.............................反覆進行、彈性
研究者的立場.......力求客觀...................................................融入研究環境
研究結果的品質...運用統計方法獲得較好的信度與效度...由信任中間接得到品質保證
研究結果的用途...類推...........................................................可轉移的
-------------------------------------------------------------------------------------------------
資料來源:Martin N. Marshall(1996), Sampling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Family Pra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是一種將理解歸類、命名的過程。亦即當
研究者對其欲使用名詞予以明確定義其意涵,以使其原本模糊或不夠精確的
觀念能夠更加清晰明確的心智過程。為讓概念更易於被理解或掌握,我們可
將數個相關的指標歸類為某一個「面向(dimension)」。換句話說,一個
「概念」可區分為數個「面向」,而一個面向可以是數個「指標」的集合。
Babbie即指出,完整的概念化過程,不僅須具備區分概念中的各個面向,且須
逐一指明代表各面向的指標(林佳瑩、徐富珍譯,2006;Babbie, 2007)。從
一個概念中確認出不同的面向,常可為我們對深入瞭解研究主題做準備。黃
源協教授在其文中舉例,「社區意識」是一個概念,若「社區居民彼此會相
互協助與互相關懷」,則「互助與關懷」即是一種指標;「社區發生問題時
居民會合力解決」,則「居民合作」也是一個指標;「住在現在社區讓我覺
得有安全感」,則「社區安全感」也是一項指標;社區居民願意主動參與社
區活動,則「參與社區活動」也是一項指標。依此類推,可能會有更多個人
對社區的態度,或個人在社區中所表現的行為模式,作為推論一個社區之社
區意識的強弱。若我們以社區為研究單位,甲社區具備社區意識的6項指標,
乙社區具備社區意識的3項指標,再經過分析後,或許我們即可認為,大體而
言,甲社區的社區意識高於乙社區。若我們為了精簡指標的複雜性,可進一步
將多個指標歸類為較少的面向(dimensions),這些面向可能包括「社區向心
力/凝聚力」、「社區認同度」及「社區參與程度」等,每個面向包含數個不
等的指標(如教科書第5章表5.1)。在進行概念定義時,為方便概念順序的安
排,共會接觸3種類型的定義,包括真正的定義、名目(或稱口語)定義、操
作定義等。真正的定義(real definitions)反映概念的基本特性,但是,在測量
過程中,其並沒有實質用處。概念化定義(conceptualization)視名目定義(
nominal definitions)與操作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s)而定。名目定義是在
研究中分派該概念一個術語,而操作定義則是詳細說明測量概念的操作,也就
是將口語世界的概念轉為測量世界的變項。名目定義(口語定義)與操作定義
等都低估概念化過程的本質而產生概念順序,以方便進行溝通與測量。
概念架構是由結構與組織的概念所組成,這些概念是以事實為基礎,目
的用來進行具有說服力的解釋(Mayer and Greenwood, 1980)。 為進行具有說
服力的解釋,必須建立因果關係與概念架構。概念架構是具有因果關係的一
種研究構想(如教科書第2章圖2.1)。它可能是針對目前的政策問題與提供的
解決方法而形成的詳細模型。同時,它也是提供以前的研究或經驗,再加上
以解決問題的假設為基礎模型的一種支持性架構。概念架構都是以相當抽象
的方式呈現。概念架構設定、定義這些以解決政策問題為目的的概念,提供
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與影響這些解決問題能力的社會力量,同時讓這些概念
更清楚。概念架構可以是一種圖表(diagram)、圖解(map)(如教科書第
2章圖2.2),藉由圖表將這些概念進行聯結而讓彼此產生關係。
一般而言,測量可被區分為4種層次:名目測量(nominal measurement)
、順序測量(ordinal measurement)、等距測量(interval measurement)及比
率測量(ratio measurement)。變項依其測量的層次可分為名目尺度、等級尺
度、等距尺度、比率尺度等4種變項。所有的變項(variable)都可以被分為各
種類屬(categories)。這種變項分類是採名目尺度(nominal scale)分類(參
考教科書第1章第3節、第5章第3節)。如果這些變項是依照某種次序或等級分
類,那麼這種次序分類是以等級尺度(ordinal scale)進行。而如果這些變項可
以依照某種數值加以評量其差距,並且具有意義時,則這種分類的尺度稱為等
距尺度(interval scale)。最後,將某些類別變項依比率分類,並產生意義,
這種分類的尺度稱為比率尺度(ratio scale)(吳來信等,2006)。研究者往
往都會期待他們所測量出的數量既可信又有效,這使得信度(reliability)與效
度(validity)成為所有測量的核心議題(Punch, 2005)。基本上,信度與效度
都關係到具體的數量如何與構念相連,然而,因社會研究的構念經常是模糊不
清、散漫冗贅,難以直接觀察,要達到完美的信、效度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研
究者仍應致力於追求理想,信、效度乃被運用於確立發現的真實性、可靠性與
可信度(王佳煌、潘中道譯,2005)。
問卷的目的是欲向受訪者蒐集研究所需要的資訊,再加以分析及解釋。
因此,問卷設計的首要步驟必須要瞭解及確立所需要蒐集資訊的範圍,方能
進行後續的步驟。要如何瞭解及訂下資訊的範圍呢?一般而言,在大多數的
情況下,須先針對調查主題,透過文獻探討尋找及訂定理論的分析架構,並
蒐集該領域之專家學者的意見,以確立我們欲調查的資訊範圍。在正常的狀
況下,問卷內容須經由理論的分析架構而來,在對於相關問題之專業熟悉
後,提出具體的假設(自變項、依變項)。為使得調查能取得所需的訊息,
研究者在問卷設計時應遵循一些重要的原則,茲分別說明如下(Nachmias and
Nachmias, 1981; Monette et al, 2002; 賴世培等,2000;楊國樞等,2004;王
佳煌、潘中道譯,2005;王文科、王智弘,2006;Babbie, 2007):語意清晰
原則、客觀及公正原則、情緒與敏感性問題處理原則、周延與互斥原則、問
題與受訪者相關原則、問題順序與選項排序原則。一份問卷從開始設計、定
稿、資料蒐集、分析資料到產生結果,往往需要一段期間的操作。再嚴謹的
操作,過程中皆難免產生一些誤差。
抽樣是許多研究經常採取的方法,若研究者能夠謹慎地依抽樣原理進行
抽樣,使其所取得的樣本能夠真正的代表母群體,則抽樣方法便具有下列主
要的優點(楊國樞等,2004):
1.可節省人力與物力:抽樣方法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較少的時間、人力與
財力,獲得相當可靠的資料。
2.可縮短資料整理的時間:若欲對研究對象的母群體(如65歲以上的老
人)做普查,儘管目前的電腦資料處理甚為方便,但資料的檢核、查證、登
錄等恐皆甚為費時,樣本調查將可縮短資料整理的時間。
3.可對所抽樣本深入研究:因資料整理時間相對減少許多,研究者可將有
限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4.可避免干擾研究之個體:樣本調查可避免打擾每位標的群,且獲得的研
究結果同樣可以推論到全部母群體。
王雲東教授認為,以電腦統計軟體進行量化資料的登錄與分析工作已
是時勢所趨,而在登錄的過程中必須謹慎小心,因為後續所有的統計分析
都是使用這個資料庫。在登錄者登錄完所有資料後,研究者須要檢查資料
庫中的資料是否正確,然後才可以進行統計分析。檢查的方法通常是透過
「執行(run)」所有變項的次數(frequency)分配來進行。所謂「登錄(
coding)」,是指將研究蒐集來的資料輸入到電腦的統計軟體中準備進行分析
的過程(王雲東,2007)。量化資料基本上都是可以將原始資料轉化成數字
的型式來輸入和儲存,例如:在某份問卷中,訪問到的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
下:
1.您的性別: □男 □女。
2.您的教育程度:□不識字 □小學 □國中 □高中
□大學 □研究所(含以上)。
則研究者如果設定:性別變項「男」登錄為1,「女」登錄為0(當然也
可以作相反的設定,不過一旦定義了,在同一研究中則不能再行更改,以免
造成混淆而導致全盤錯誤);以及教育程度變項「不識字」登錄為1,「小
學」登錄為2,「國中」登錄為3,「高中」登錄為4,「大學」登錄為5,「
研究所」(含以上)登錄為6;則以上問卷該受訪者的性別與教育程度二變項
的對應分數就是1分與5分。根據這個模式,整份問卷都可以由受訪者的「勾
選」狀態轉化成以「數字」呈現的狀態;而在每一位受訪者都由「勾選」狀
態轉化成以「數字」呈現的狀態之後,研究者就可以開始進行統計分析與推
論工作。「敘述性統計分析」主要在「描述」所蒐集資料的狀態,又可稱為
「單變項分析」。其主要內容包括:次數分配、百分比分配、集中量數(主
要包括:平均數、中數與眾數)、變異量數(主要包括:標準差、變異數、
全距與四分差等),以及偏態係數(skewness)等。
張英陣教授在其著作中說明,質性研究是研究人在日常情境中的生活,
研究者不去操縱研究情境,而且研究者也無法完全預測研究結果。質性研究
的研究技能發展及利用藝術家的方式進行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歷史資料的
蒐集可加以轉化供實務工作運用。社會工作實務方法可增強參與觀察的能力
與確保研究者運用謹慎、尊重與同理的研究技術。這些相互增強的方法,可
使研究者與社工實務者的角色結合得更完美。由於典範的不同,質性研究的
重要取向可包括民族誌、現象學、紮根理論與行動研究。傾向質性研究的批
判論、建構論和比較接近量化研究的實證論,在本體論、認識論及方法論上
是有很大的差異。不論質性方法、量化方法或多元交叉方法,我們必須再一
次強調,沒有哪一個方法是對的或是錯的。研究方法的選擇是依據研究問題
而定,量化研究的研究過程有一定的步驟,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但是質
性研究設計則需要有彈性,例如,量化研究從閱讀文獻、抽樣、資料蒐集、
資料處理與資料分析,是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但在質性研究中,閱讀文
獻、抽樣、資料蒐集、資料處理、資料分析與撰寫報告可能同時進行,甚且
反覆持續進行。
其中,紮根理論是質性研究新興的研究方法之一。紮根理論的主要程序有
開放編碼、主軸編碼、選擇碼、備忘錄、處理(或譯為歷程編碼)(process)
等過程。開放編碼是紮根理論的第一步,也就是採用開放性(任意)進行編碼
抽樣。這個步驟要進行資料分類(也就是須對資料進行檢驗、比較、概念化與
進行分類)的程序,加上資料消減與歸納的程序。也就是開放編碼包括現象
的標示、發現概念「分類資料(categories)」、發展「分類資料」的屬性與
面向。主軸編碼是將類屬的編碼(categories codes)與特性編碼 (properties
codes) 間以歸納方式與推論的方式產生關聯碼(relating codes)的過程。選擇
碼(selective coding)是挑選其中一個類屬作為核心類屬,並將其他類屬與其
產生關聯的過程。質性研究過程主要包括篩選研究問題、篩選研究的地點或機
構、進入田野調查的許可、進入田野調查、找出主要報導人、選擇研究設計等
(參考教科書第4、12至14、16章)。
[參考書目]
1.王文科、王智弘(2006) 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2.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5) 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W. Lawrance Neuman著)
,台北:學富。
3.章英華、葉至誠、吳來信(2005) 社會學,國立空中大學。
4.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與李亦園(編著)(2004)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
局。
5.黃源協(2006) 本土化社區價值量表與社區工作模式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計畫。
6.黃源協、吳來信、張英陣、王雲東 (2007)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國立空中大學。
7.毅力公司出版部譯(1993) 社會研究方法論(Kenneth D. Bailey著),新竹:毅力公司。
8.賴世培、丁庭宇與莫季雍(2000) 民意調查,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9.Babbie, E.(2007)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1ed, CA: 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10.Glaser, B.,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Chicago: Aldine.
11.Martin N. Marshall(1996) Sampling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Family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12.McMillan, J. H. and Schumacher, S. (2006). Research in Education: Evidence based inquiry6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3.Meyer, H. J., Borgatta, E. F., & Jones, W. C. (1965) Girls at vocational high.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4.Monette, D.R., Sullivan, T. J. and DeJong, C.R. (2002) Applied Social Research—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5 ed, Florida: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15.Nachmias, D. and Nachmias, C. (1981)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rtin's Press.
16.Punch, K. F.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London: SAGE. Press.
(作者為本科目學科委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